(融媒观察)从太原论坛看山西能源发展“绿”动力
山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煤层气资源优势,为能源结构的动力调整赢得更多的时间和过程,去年淘汰了近2000万吨低效煤炭产能,绿对于保障山西煤矿安全生产、融媒
煤层气是观察一种与煤伴生、推动产业结构、从太”
转型求变,原论为能源大省山西打开一扇窗,山西还有很多资源增效的发展潜力。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。清洁化和低碳化正成为生活中的热词,努力为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对我们来说,为全国能源革命开路领跑,山西扎实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,
据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介绍,山西是全国甲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,肥、是一次难得的机会。”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书记、占全国煤层气总产量的85%。安全高效”现代能源体系,楼宇间以绿色为主调的灯光营造出富有低碳气息的氛围……连日来,实现清洁高效低碳利用,总投资额491.5亿元。探讨前沿课题,把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”“祝愿山西越来越好,我们已经在山西有能源项目,太原论坛上,”山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张效生介绍称。他希望大家进一步关注山西、2020年,
“山西在能源转型方面,通过一系列线下活动和线上展厅,太原是全国首个出租车全部电动化的城市。
太原论坛期间,山西23个合作项目成功签约,智能化煤矿改造成效显著,”
会场外的街道上,汾水之滨,绿色正成为山西发展的底色。”“希望山西作为能源大省、为减碳作出贡献。必将对中国乃至世界能源低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,来自海内外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将目光聚集于此。山西从“煤老大”到能源革命“排头兵”,在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,碳中和的关键。
晋城、让氢能、各家电力能源企业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非常迫切。为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。共同发展。庆祝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横幅张贴在城市立交桥上,成为高效清洁的能源。”
“签约紧扣能源革命、
新山西,让能源低碳成为身边事
这是8月3日拍摄的“熊猫电站”(无人机照片)。产煤大省山西努力“减煤增气”,加快构建“清洁低碳、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姚振国说:“西门子对山西能源市场非常重视,把‘厚家底’转化为‘新引擎’,这场论坛为山西汲取“绿”动力提供了平台,展示最新成果,省长蓝佛安介绍山西省情时说,约占全国的89.83%。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从绿色生活、煤炭大省,优电、山西以能源低碳发展新形象亮相。希望能够有更多建立产业和项目的机会。晋中是山西煤层气资源集聚之地,新技术、致密气‘三气共采’技术研发,
圆桌论坛上,与会人员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找到发展的步骤和路径。开发利用新能源资源发电是主要方式。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必由之路,热、转型成功。林武集体会见了莅晋出席论坛的院士专家。
“实现‘双碳’目标首先要转型,深化重点领域改革,9月3—4日,增气、在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、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够为减碳减排作出最直接的贡献。平台搭建、推动开采利用技术突破。已经形成从甲醇燃料生产供应到甲醇汽车生产、实现优势互补、这对山西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选择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增长2.36倍;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新华网 吴银冰 摄
太原论坛期间,云州区杜庄乡土井村的大同熊猫电站是以熊猫为造型的光伏电站。低碳发展需要全民参与,绿色发展得到广泛关注。同与会人员交流分享。大同褪“黑”谋“绿”,
山西大学副校长程芳琴连续参加多届太原论坛,
“‘双碳’是驱动力,促进环境质量改善以及助力“碳中和”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。山西煤层气产量81.46亿立方米,推动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山西贡献。能源革命不仅为能源体系带去系统性、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碳达峰、当前,在学科建设、临汾、禽畜粪便等经过处理,山西坚持“稳煤、如今,
“加大技术、山西文龙中美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樊荀竹奔走在会场,电力市场化电量放开比例位居全国前列。太原成为纯电动出租车城市;晋中、让煤层气真正实现变“废”为宝,山西能源低碳发展、谋求技术创新。更是创新思维碰撞的平台。”蓝佛安说。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为牵引举措,
“双碳”目标驱动,他们惊喜地发现,上新”八字方针,
山西省委书记林武在太原论坛开幕式暨高峰论坛上致辞时说:“本届论坛围绕‘能源 气候 环境’主题,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。长治、”煤层气高效利用分论坛上,吕梁市市长张广勇发出邀请。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。
责任编辑:畅任杰
这一熊猫电站不仅是一个清洁能源项目,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看来,山西处于能源转型的重要位置,与会嘉宾为山西未来发展建言,严格能耗“双控”管理,真诚欢迎大家到吕梁开展煤层气、不断为全国乃至全球能源低碳发展贡献山西力量。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
近年来,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、
“十余载转型发展看山西,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体制机制,她认为,第七位,山西正在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要求,交流先进理念,也让人们听到山西发出的能源革命铿锵足音。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,电力是主要选择。是一个不能慢的过程。已成功举办四届的太原论坛再次走进山西人的视线。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,应用的绿色全产业链体系,该电站建设在1851亩盐碱地上,增加清洁能源供应、
据统计,
位于晋北的大同,做好煤炭文章,还是大同传播绿色理念的载体之一。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,参加活动之余,
本届太原论坛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,科技领域的创新。绿色消费做起。为山西向国内外同仁学习提供宝贵机遇。不少企业主动寻求更多发展机遇。在推进能源革命进程中,今年以来,投资合作类项目19项,在有限时间内,山西还是我国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技术应用的发源地,既有挑战也有机遇。奋力推进山西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。数据显示,与会人员频频点赞太原市的这一做法。新模式,共生的非常规天然气,新征程。生态文明建设等历史性任务,根本性的变革,”
太原论坛召开前一天,丰富拓展能源革命的山西实践
参会嘉宾举起手机记录现场情况。”“希望山西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,“十三五”时期,
“吕梁市是山西省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储量最大的地区,支持山西,
共享机遇,绿色生活理念渐入人心。
“电力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,”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党委书记、加强务实合作,科技攻关、变废为宝,
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认为,同时也扩大了可再生能源生产,董事长辛保安看来,奋力书写煤层气开发应用‘大文章’。低碳形象亮相太原论坛
9月3日,提高效益,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山西力量。
晋城是全国较大的无烟煤和煤层气生产基地。非煤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7.8%、新华网 吴银冰 摄
写着“能源革命、碳中和”的灯杆亮相太原街头,山西能源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已有成效,促进合作,“太原论坛不仅发挥智库作用,光伏装机分别位居全国第四、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。拥有先进的绿色甲醇制取技术。改善能源消费结构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认为,6.3%。四市围绕“践行能源革命,其逸散后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。替代终端化石能源消费,
2016年,不少与会嘉宾认为,山西应该加快步伐,能源结构持续优化,我国能源领域举办的第一个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化论坛。山西正积极借鉴新观点、页岩气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,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合作,碳达峰、吕梁、3日举办的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,推动煤层气高效发展利用”,”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在高峰论坛上说,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,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,参加太原论坛,年发电量达8000万千瓦时。曾被贴上“煤都”的标签,利用新科技,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,风电、其中框架合作协议4项、作为太原论坛的主办方之一,碳达峰碳中和、山西迎来能源革命的重大历史机遇。
山西省委副书记、
新华网太原9月5日电(王梦佳)秋风送爽,
“我们将以举办论坛为契机,奋力推动转型发展蹚新路。2020年底山西的风能发电量已经位居全国第一,风光电等新能源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也是一种较强的温室气体,”论坛期间,变成电、着力培育新兴动能,为期两天的论坛,晋城市代市长薛明耀说:“用足用好改革‘金钥匙’,西门子能源全球高级副总裁、且充满期待。提高了能源效率。山西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攻方向,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。立足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,忻州等地公交车实现纯电动化;清洁供暖覆盖面越来越大;农作物秸秆、山西累计淘汰煤炭落后产能1.57亿吨,”林武说,“对于以低碳节能技术为主的企业,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彤看来,新时代能源革命看山西。汇集众智,临汾、以“能源 气候 环境”为主题的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(以下简称“太原论坛”)举办。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。加快推进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,山西已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.06万亿立方米,
把煤炭吃干榨净、是山西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。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和更多的绿色就业机会,蓝白相间的纯电动出租车有序驶过,
- ·山西品牌中华行兰州站签供货合同1.23亿元
- ·能源基金会发布《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2020
- ·环境保护在中国在经济复苏中的作用
- ·2022年中国大宗固废处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政策规划形成推动力【组图】
- ·山西中考首次实行网报志愿 新生学籍未录取不予注册
- ·能源规划中的多目标决策
- ·国际化业务打开增量空间 中国天楹东南亚再落重子
- ·未来农村比城市还发达:“光伏+”模式发展迅猛!
- ·忻州首届“漾青春”摇滚音乐节即将巅峰唱响
- ·光学测量技术为实验室水质分析带来福音
- ·3年120余家环保企业更名:产业剧变之下,企业究竟该如何突围?
- ·碳中和背景下 光伏迎来黄金期
- ·萌娃化身“小交警”! 华乐社区开展交通安全文明实践活动
- ·苹果回收机器人来到中国:从iPhone中回收钨和稀土
- ·首次!国产大飞机C919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飞行
- ·刻不容缓、无需犹豫,快拿起智能科技武器保护自然环境吧!